發展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家住建部科技司研究表明,我國建筑耗能比例約將上升至35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長的同時,建筑能耗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軟肋。據統計我國現有建筑面積為400億平方米,其中絕大部分建筑物可以定義為高能耗建筑。我國現階段仍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積高達16億到20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每年建成面積的總和,而其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按照目前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能耗建筑面積將達到700億平方米。
針對大型公共建筑高能耗的情況,我國政府對建筑節能極其重視,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綠色建筑和低耗能建筑?!豆矙C構節能條例》明確指出: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的方式并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并糾正用能浪費現象。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單體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并采用中央空調的公用或商用建筑,如大型超市、商業中心、賓館、寫字樓、交通樞紐等。其主要用能設備包括空調、照明、樓宇自控、電梯、動力設備、給排水設備、通風設備、辦公設備等多個系統。積極開展能耗統計,全面、準確、及時的了解能源的消費與使用情況,提高節能管理水平,切實降低能源消耗,對于促進全社會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系統概述
各式建筑類型的功能豐富,用能設備品種繁多,不同的用能系統采用不同的用能設備。對建筑能耗采用分類分項的策略開展能耗采集和統計,可以真實地反映建筑能耗狀況。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包括能耗數據的采集、匯總、分析、展示等工作。能耗采集內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用水量、用電量等各種能源的使用量,這些內容經過相應處理之后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供不同用戶分析使用。
建筑能耗監測系統集物聯網技術、控制技術、大數據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于一體,橫跨多個專業,是現代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能耗監測系統主要是實現能耗數據的采集和傳輸、處理和存儲、分析匯總展示以及上報等功能。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實現對能耗使用的全參數、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是能耗監測、溫度集中控制和節能運行管理的綜合解決方案,符合國家有關建筑管理節能的政策和技術要求,可實現對建筑能耗的監測和分析,達到建筑的精細化管理及控制的目的,確保最終完成節能工作。
能耗數據的采集包括原始能耗的現場采集、傳輸,保證數據的實時性;能耗數據的處理和存儲包括將接收到的原始能耗進行歸一化、分類分項處理等,處理后的結果數據和原始能耗數據進行永久性存儲;數據的分析匯總展示及上傳是將上一步處理后的數據通過一定的分析匯總處理,生成各種不同總量的和分類分項的能耗指標,并通過各種直觀的表達方式(圖形、報表等)展示出來,供管理人員、運維人員等其他人員訪問使用,以便掌握建筑物實時的能源使用狀況,為下一步節能工作開展奠定了可靠基礎。
網絡架構
功能內容
1、能耗分析
能耗分析中是對數據的圖形、圖表展示,其中包括用能統計、用能報表、排名分析、同比分析等功能。它可以分支路、分類、分項、分區域、分部門統計用能信息,查看能耗報表,用能同比分析,并進行差值分析與能耗排名分析。使得管理人員對能耗數據信息清晰明了,為節能降耗提供數據支持。
2、租戶信息維護管理
主要是對建筑群的詳細信息(地址、編號、名稱、用能人數、建筑面積、采暖面積、建筑年份等)、區域信息、設備類型、項目信息進行管理,以便進行信息維護。
3、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是對建筑物能源監測設備的管理,便于管理人員對能耗監測設備采集的當日數據量、運行狀態等信息了如指掌,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減少用能損失。
4、權限管理
涵蓋角色管理、數據權限、接口權限等功能,方便不同的用戶對系統管理,并靈活配置不同權限。
5、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可自動對缺失數據進行數據補調,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同時支持手工補調數據,補調完成后恢復到自動補調狀態將剩余數據自動補調,確保數據成功上傳至上級平臺。
功能展示(軟件截圖)
方案適用范圍
此解決方案適用于有能源管理數字化需求的建筑管理方,包括但不限于辦公建筑、商場建筑、賓館酒店建筑、醫療衛生建筑、體育建筑等。
規范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電磁兼容》GB/T17626-1998
《外殼防護等級》BG4208 –1993
《計算機場地技術條件》(GB 2887)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94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標準》DB32/181-1998
《地區電網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B/T 13730-92)